close

關注《藏地密碼》是因為關注聖潔的西藏

資料來源:中青線上-中國青年報  2008-05-13

《藏地密碼》引起熱銷是因為人們關注西藏嗎?

  據悉,4月,重慶出版社推出商人何馬「追尋藏傳佛教千年秘史」的長篇小說《藏地密碼》。出版社原定的10萬冊起印量因為訂單超出預期而抬高到20萬冊,一周內就全部發貨。包括企鵝出版集團在內的多家出版機構都在洽談《藏地密碼》的海外版權,其版權收入在韓國和臺灣等地已經超過100萬元。此外,西藏自治區旅遊局局長巴珠、著名藏族作家阿來和《中國西藏》英文版執行主編周愛明博士等都熱烈推介《藏地密碼》。國內著名的戶外運動品牌「三夫」也決定破例在自己的店內銷售《藏地密碼》,並將在未來一年半左右向會員銷售《藏地密碼》。

  《藏地密碼》作者何馬隻身前往西藏時只有18歲。「那個時代喜歡探險的人們,都想去登珠穆朗瑪峰,報紙上有很多類似的報導。」但是當他來到拉薩後,就被布達拉宮獨特的氣質和它頭頂上蔚藍的天空所吸引。「我突然覺得這個地方很熟悉,感覺像是回到了我的前世。」

  何馬的敘述裏仍帶有當初的那種虔誠,「我第一次莫名其妙地感動。於是,我住了下來,每天看見的事物、無論是人還是物,我都感覺非常非常熟悉,那種感覺太不可思議了。幾乎可以說,改變了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。」

  為了接受這個使命,何馬查看了相關書籍600餘本,這其中包括很多深奧的藏地佛經以及天文、地理、醫學等各方面的書籍。他也曾一人獨自穿越可可西里腹地、西雙版納原始森林。甚至對動物學、天文學、地質學及軍事情報學,他也有著深入的研究。

  藏族作家阿來認為,「《藏地密碼》的作者恰好掌握了這種小說的神秘配方。」在他看來,「類型小說有自己的傳統,首先要依附於一個文化系統。比如西方類型小說中聖杯的懸念,吸血鬼、蝙蝠俠之類的形象,絕不是小說家為了編織一個故事而一時興起的想像,而是來自久遠的神秘傳說,也就是來自一種文化傳統」,「小說從這些傳說出發,也就獲得了一種牢靠的心理基礎,具備了使故事得到讀者參與和認同的可能。而今天漢語中的類型小說,往往缺少這樣的文化依託。所以,這部小說找到了在真實與虛擬間往返敍述的自由,使這個故事有了心理和文化基礎,使這個故事的鋪排具備了成功的可能。」

  「80後」作家張佳瑋卻認為,「這也許是這書『最害人』的地方。」因為「你能夠獲得許多知識:你可以淺層地瞭解火山岩,瞭解藏羚羊,瞭解冰川、雪梁,將西藏崎嶇迂回的風貌與千年歷史盡收眼底,你可以成為一個探險者的攝像鏡頭跟隨這一切。但是,你也會被誤導,會被引向另一個不存在的世界。」

  豆瓣網也有網友表示,「何馬在小說中為人們營造了一個世界,從這個意義上講,這部小說更接近於《哈利波特》和《魔戒》。」「單憑這一點,就足以將那些被吹捧成超級暢銷書的《鬼吹燈》或者《盜墓筆記》一類的書一腳踢開了。」但何馬卻反問:「現實指的是我們能夠看見的部分嗎?」「其實,我們所看見的永遠是一部分的現實。而我寫出的,有一部分是人們沒有看見的現實。」

  對於此書如此嫺熟的暢銷書式寫作技巧,他則說:「我寫作《藏地密碼》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。我沒有想過什麼寫作手法,我只是用最簡單、最平常的語言把它寫出來,我相信簡單的語言才可能無限接近我們所描述的事物。而複雜的語言只會讓我們迷失在我們創造的語言中,遠離世界的本來面目。」

  何馬相信,《藏地密碼》是一本任何人都可以讀懂的小說,「但有些人,可能會看得很深很深。對於這些人,我表示感謝,在你們到達我的內心世界的同時,你們也到達了自己的內心世界。歡迎在看《藏地密碼》的那一刻,回家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普天出版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